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H2O2/HTPB固液混合发动机点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H2O2催化分解原理,设计了烃类燃料在催化分解的90%H2O2中能燃烧的点火器,然后采用该点火器进行H2O2/HTPB固液混合发动机点火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点火器能够成功启动H2O2/HTPB固液混合发动机,且当混合比偏离最佳混合比后,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相位非线性畸变对GPS伪距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直接序列扩频体制的伪距测量在卫星导航、雷达、航天测控、深空探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射频链路、电缆多径等引入的相位非线性畸变会对扩频信号的传输时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延迟锁定环(DLL)的伪距测量结果.传统群时延的定义难以描述一定带宽内的相位畸变,也难以与扩频信号时延建立对应关系.在对相频曲线进行Taylor展开的基础上给出了群时延的新定义,利用零阶群时延、线性群时延和抛物线群时延等来描述相位畸变,并定量研究各阶群时延对DLL伪距测量的影响.所得结论表明抛物线(二阶)群时延对伪距测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使用双水压传感器抗风浪干扰原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在水雷上使用双水压传感器的设想.传统水雷只使用一个水压传感器,提供的信号信息稍嫌不足,给水压引信抗风浪干扰带来了限制.通过使用两个传感器,利用海浪水压场传播时在两个传感器上的时延信息,使用抵消方法压制海浪水压信号.初步分析表明,使用双传感器可以使水压引信抵抗一定的海浪水压信号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讨论下列中立型含逐段常滞量微分方程的伪概周期解d2dt2(x(t)+p(t)x(t-1))=qx(2[t+12])+g(t,x(t),x[t])采用不动点定理和构造伪概周期序列的方法,得到了此方程的伪概周期解的存在性,并推广了文献[5~8]中的有关结果。  相似文献   
15.
对武器系统中的信息处理功能单元及其之间的信道通信从时间延迟的角度进行了建模,以便能更好地仿真整个武器系统的功能,并以某防空武器系统为例,对其各处理功能单元及其通信信道的时间延迟模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反导作战中,如何规划反导作战指控系统从而缩短目标、指挥信息传输时间和提高指挥精度是很重要的问题。基于此展开讨论,首先设计规划了3种反导作战指控系统信息流时延模型并提出了应用原则,其次分别以一典型3 500 km TBM和不同射程TBM为例进行了时延模型仿真计算和分析,最后通过分析计算结果给出反导作战指控系统建设性结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抗干扰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准确地分析P(Y)码与C/A码GPS接收机的压制干扰效果,在分析现有GPS接收机压制干扰效果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机跟踪性能的可用于同时分析P(Y)码与C/A码GPS接收机压制干扰效果的方法.与传统的压制干扰效果研究方法相比,该方法更接近于实际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一类含脉冲的时滞抛物型方程解的振动性,利用格林公式以及Jensen不等式,得出了该方程在一类边界条件下解的振动准则。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类具有拟周期外力的非自治发展方程,通过延伸相平面将非自治系统转化为自治系统,再证明相应的自治系统的时滞惯性流形的存在性,并在时滞惯性流形的基础上构造了非自治发展方程的近似惯性流形。  相似文献   
20.
The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 and the airline community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adopted a new paradigm for air traffic flow management, called Collaborative Decision Making (CDM). A principal goal of CDM is shared decision‐making responsibility between the FAA and airlines, so as to increase airline control over decisions that involve economic tradeoffs. So far, CDM has primarily led to enhancemen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ound Delay Programs, by changing procedures for allocating slots to airlines and exchanging slots between airlines.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how these procedures may be formalized through appropriately defined optimization models. In addition, we describe how inter‐airline slot exchanges may be viewed as a bartering process, in which each “round” of bartering requires the solution of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We compare the resulting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the current procedure for exchanging slots and discuss possibilities for increased decision‐making capabilities by the airlines.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